对幼儿素质教育及创新创造教育实践模式的探索

作者:王越 

科学研究表明,幼儿期是人一生发展的关键期。人的素质如何,特别是智力素质如何,能达到多高水平,主要取决于幼儿期。幼儿阶段素质教育跟不上,中小学素质教育也只能是空中楼阁。什么是素质教育呢?素质教育就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是以注重开发学习者的潜能,促进其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因此,加强对幼儿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培养是幼儿素质教育一项重要任务。同时,也是培养新世纪新型人才的需要。

  那么,如何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和创新、创造教育呢?下面,我就将我们在实践工作中进行一些探索活动,做以总结。

  一、注重培养幼儿的创新心里品质,善于激发幼儿的创造想象力和好奇心

  想象是创造的前提,好奇是创新的动力,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热情,要善于激发幼儿的创造想象和好奇心。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幼儿的生理和心里特点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着重从两个方面对幼儿进行教育。

  ()对幼儿的奇思异想:变否定为鼓励

  奇思异想是创造思维的源泉,平时,孩子总喜欢歪着脑袋、托着两腮静静的思考,并经常产生一些不合逻辑的想法。对于这些想法我一改过去那种斥责、批评的做法,而是允许他们自由的想象,允许他们产生与众不同、前所未有的思想和观点,进而要求他们努力将其表达出来。例如,在绘画课上,我特别提倡让孩子自由作画,鼓励他们大胆思考,然后给予适当指导,最后评出最像最奇特的画,并让幼儿自己给大家讲画面内容,结果孩子们画出了绿太阳红海洋,他们不仅能很好地讲述自己奇妙的构思,而且还常常赢得其他幼儿的认同。

  ()对幼儿的反常行为:变训斥为指导

  反常行为是创造思维的具体体现,对反常行为持何种态度,关键是幼儿的创造力能否得到最终开发。幼儿的心里特点,决定了他们活泼好动的天性,他们对周围一切充满好奇,并希望自己好奇的事进行探索,这非常有利于他们发现问题,进而通过尝试行为解决问题。但是,由于幼儿自我约束能力差,所以探索中的许多做法常常不自觉地违反了幼儿园的一些规定,于是,变引起老师的非议。如有些幼儿出于好奇,有意拆散了玩具,撒开了书本,弄乱了老师精心布置的活动室等,教师往往不问青红皂白,马上给予严厉批评。自此,这些幼儿就被教师判定为不守规矩、不受欢迎的调皮鬼”,甚至是自由散漫,不做好事小坏蛋。以后情形就会很快发生变化,而导致相反的结果,以至于他不在像以前那样喜欢玩玩具、翻书本、进活动角。这是对幼儿创造行为进行打击的回报。所以,判决式的或者成人标准化的评价,对于幼儿的发展创造没有好处。因此,在碰到诸如此类的问题时,我先问清事情的原委,在设法指导他们认识玩具的结构和原理,帮助他们自己安装好玩具,或者创造条件让他们结实印刷工人,了解书籍的制作过程,或者让幼儿联合其他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想办法,从新布置好活动角等,这样对幼儿的探索精神将会产生很大的促进。

  

  二、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实施创新教育,必须创设有利于幼儿创新素质形成和发展的环境和氛围。

  ()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幼环境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并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由此可见,民主、平等、和谐的师幼关系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必要条件。

  怎样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幼关系呢?在实践中我总结出:首先要尊重幼儿,即尊重幼儿的人格,尊重幼儿的权利,尊重幼儿的特点。我们要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的观念,把幼儿视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切忌时时处处左右孩子的行动,限制其自主性和主动性,教师要努力了解幼儿的心里年龄特征,不要把孩子同成人一样的看待,克服成人化的倾向;教师要理解儿童的选择需要,避免不合理的批评和惩罚幼儿。

  其次,教师要关心和爱护儿童,儿童稚嫩的心灵需要成人尤其是教师的呵护。为此,教师的教育教学要做到三个一切”,即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在教育实践中,我对发展相对落后的幼儿并没有失去信心,而是对他们进行耐心的辅导和帮助。这样,就不会挫伤幼儿的自尊心,导致幼儿自卑、退缩、胆怯、抑郁等消极人格的形式。

  第三,积极参与幼儿的活动,做幼儿的大朋友

  在教师与幼儿的交往过程中,教师要以平等的合作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参与活动,能极大的增进师幼间的感情,缩小心里差距,在平等、和谐活动的气氛中,幼儿会对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加上大朋友的适时指导和引导,活动的教育成效愈加明显,从而,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提供发展创新能力的环境(时间和空间)

  为了给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活动空间,我采取了变限制为开放的方法,在充分保证幼儿安全的情况下,努力去拓展孩子的活动空间,扩大他们的视野,让他们自己去看、去摸、去闻、去听、去品尝、去体验,从而发现新问题,解决新矛盾。例如,我班有几个小朋友在做游戏时,却跑到墙角去了,我过去一看,原来他们在观察蚂蚁。我并没有责怪他们,而是先对他们热爱蚂蚁及细心观察给予肯定和鼓励,在告诉他们有关蚂蚁的知识,让他们自己观察到的蚂蚁情况和自己了解的关于蚂蚁的知识讲给小朋友们听,还带他们到蚂蚁较多的地方,让他们看个够。这样,既激发了孩子的兴趣,又增加了他们的知识,还培养了他们探索的精神。

  

  三、幼儿教师自身要增强创新意识和提高创新素质

  在培养幼儿创新创造素质的同时,我们也加强了自身的创新、创造、素质修养。

  首先,我们树立了创新的教育观,把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育观转变为以幼儿为主题和促进幼儿主动学习获得知识的教育观,尊重幼儿的个性与创新精神,在教学活动和游戏中充分发挥幼儿主体的作用。

  其次,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掌握创新教学的方式。在活动过程中,幼儿有时有一些不合逻辑的想法,提出或回答问题往往会背离教师的想象和设计,此时,教师对幼儿应给予鼓励和大力指导,因为幼儿的奇思异想正是他们创造思维的源泉。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教幼儿绘画时,从来都是让他们自由作画,鼓励他们大胆想象标图、着色。一次我让幼儿画海洋主题意愿画时,有的幼儿把海洋画成了五颜六色了,并且还讲出了自己的奇思构想,而且赢得了其他幼儿的认同,反常行为是幼儿创造思维的具体体现,教师应能正确引导。如:有的幼儿因为对某个玩具好奇,玩的过程中有意拆散了玩具,我在问清原委后,设法帮助他们认识玩具的结构和原理,帮他们安装好玩具,这对幼儿的创造行为、探索精神将会是极大地促进。陶行知说: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实施创造教育要求教师利用幼儿的自主意识,形成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鼓励幼儿自信,做好有始有终,努力扩展孩子的空间,扩大幼儿的视野,让他们自己去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幼儿来说,发现就是创造!

  总之,我们在开展创新教育的过程中,要将创新精神的培养贯穿于各项教学活动、游戏的全过程,全方位地实施创新教育,使幼儿的创新、创造素质的培养落到实处。

 

 绿爱教育网www.6a666.com整理


Powered by PageAdmin 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