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素质教育新形势下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和谐统一
作者:郑方清
【摘要】 面对素质教育新形势,面对信息、价值观多元化的新时代,我们怎样才能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很好的把握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正确方向,就成为社会和国家关注的重大问题,这也要求我们在新形势下要做好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 素质教育;和谐;统一
当今世界,信息时代和商品经济以前所未有的影响力冲击着我们每个人。面对素质教育新形势,面对信息、价值观多元化的新时代,我们怎样才能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很好的把握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正确方向,就成为社会和国家关注的重大问题,这也要求我们在新形势下要做好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和谐统一。
1 学校是和谐教育的主要战场
学校是学生接受科学文化教育的主要场所,能够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更加系统和全面,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学校的思想教育必须相应的不断完善和创新。
1.1 新形势下思想教育对教师的个人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教育机构的代表。不仅代表自己,而且代表国家、社会、家长,代表一系列的评价与选拔淘汰机构来教育引导学生打的。因此,作为责任重大的教师,其自身素质、授课方式、学识水平、思想状况等等的高低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教师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
首先,教师应改变以往的授课方式,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能激发学生情感体验和感悟的新的授课模式。由于“应试教育”机制的制约,以往学校教育的授课方式主要以“灌输式”为主,以课堂集中授课,个别谈心,座谈讨论等方式,有计划,有目的进行“灌输教育”。这种教育方式,往往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感悟。在新素质教育形势下,学校不应培养一群只会死记课本的庸才,而是应该培养有着社会主义远大理想和抱负,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主动性、创造性的新型人才。
其次,教师必须是一位具有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多学科知识的高素质教师。初、高中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阶段,在这一阶段,一位高素质的教师如果不只是传授学科知识,而且能够恰如其分的利用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知识对其加以启发和引导,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特别是中小学生都具有“向师性”这一心理特征,教师是学生崇拜的对象,模仿的对象,这主要体现在学生对教师言行的模仿,而言行则是思想的体现。只有言行中体现出高素质的教师才是一名合格的教师。
再次,教师应该深入到学生群体,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生理、心理剧变期,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一旦发现问题,能够及时地以适当的方式加以教育、引导,学生对关心爱护他们的老师也更“信其道”。
1.2 学校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校园文化属于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是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和谐相融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特点,决定了校园文化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由于文化本身蕴藏着潜移默化、点滴渗透的重要育人功能。因此,建设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应成为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努力方向。
2 家庭是和谐教育的最早课堂
家庭是孩子行为习惯、思想品德养成的最初环境,在思想教育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家长的教育方式、自身素质的高低以及家庭氛围的好坏又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思想发展状况。
2.1 新形势下思想教育对家长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思想水平、日常习惯、处事方式时刻影响着和自己朝夕相处的孩子。所谓“身教重于言教”,家长们要树立积极向上的处事态度和方式,不断地接受新思想的洗礼,与时俱进,并不断地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认识到孩子的心理特点,能够用科学恰当的方式对孩子的思想和行为加以引导、指导。家长应改变以往高高在上的教子方式和态度,而是应该和自己的孩子成为平等关系的知心朋友。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特别是网络信息异军突起的时代,呈现在孩子面前的是丰富多彩的世界和多元化的世界观,他们此时需要的是能做他们知心朋友的父母,只有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随时了解孩子的思想状况。使他健康发。
2.2良好家庭氛围的营造,对孩子的思想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家庭氛围离不开夫妻之间和谐恩爱的情感,父子之间和谐亲切的交流,家人良好的生活习惯等等。父母应该对孩子的身心、学习、思想等各方面情况都予以关注,而不是单纯的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只有这样才能为孩子的健康全面发展打好基础,才能有利于孩子思想、道德、学习、体育等等的全面发展,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社会的需要,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更好发展。
3 社会是和谐教育的舞台
社会是柄双刃剑,它既可以深化思想教育工作,扩展思想教育的内涵,检验思想教育的效果,巩固思想教育成绩,也可以消弭学校和家庭思想教育的成果,甚至误导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据统计,在近年来的刑事案件中,未成年人犯罪逐年增加,青少年吸毒问题也有发展趋势。铁的事实告诉我们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刻不容缓。要发挥社会正面育人的功能,尽量缓减它的负面效应。
3.1 加大社会正面思想教育的宣传力度。针对近年来5+2=0(5天的学校思想教育加上2天的社会思想教育,最终的效果等于零)的说法,我们意识到社会在物质文明迅速发展的同时更要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对于国家设立的一些社会教育机构,例如文化部门、宣传部门、法制部门等,应倡导这些部门积极的行动起来,深入到普通群众中开展工作,让普通群众时刻感受到社会新风气、新风尚的气息。
QQ:916626818, 手机:13961982398 微信:13961982398 邮箱:91662681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