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标准样卷

试卷总分:100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题型比例:

选择题15% 填空题20% 判断题10% 简答题35% 论述题20%

认知层次比例:

识记30% 理解50% 应用20%

        

 

 

 

 

  总分

统分人签字

 

 

 

 

 

 

 

 

得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共15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课的类型一般可划分为                                                

   A.新授课和复习课                        B.单一课和综合课

   C.讲授课和实验课                        D.理论课和实践课

2.制度化教育出现的标志是                                              
   A
.人类教育的产生                        B.古代学校的出现

   C.近代学校体系的形成                    C.终身教育的实现

3.在现代教学方法中,发现学习是哪些教育家提出的                                        

   A.杜威         B.布鲁纳          C.赞科夫          D.根舍因

4.建构主义非常强调的一种学习方式是

   A.个别学习     B.分层学习        C.合作学习        D.团体学习

5.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的教育著作是                                                                

   A.《教育漫话》  B.《大教学论》     C.《爱弥尔》       D.《普通教育学》

6.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

7.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中,(   )的形式自夸美纽斯确立后,几个世纪来一直为各国采用。(   

   A.小组教学       B.道尔顿制           C.个别教学        D.课堂教学

8.学校体育活动的基本特性是技能性、娱乐性和                                                                    

   A.自由性         B.竞争性             C.知识性          D.教育性

9.“儿童中心主义”教育理论,违背了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B.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C.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规律

10.长期以来,我国教科书采用                                                      

   A.国定制          B.审定制            C.选择制          D.样本制

11.被称为“教育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                                               

   A.布鲁姆          B.布鲁纳            C.桑代克          D.泰勒

12.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须做到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13.“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提出者是                                                

   A.赞科夫          B.维果茨基          C.皮亚杰          D.布鲁纳

14.瑞士学者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依次划分为                                       

   A.感知动作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B.感知运算阶段、动作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C.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抽象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D.感知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抽象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15.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的基本动力是                                                   

   A.活动和交往       B.心理内部的矛盾     C.道德意识      D.道德意识

 

得分

评卷人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奴隶社会         的出现,标志着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第一次分离。

2.现代学校制度一般简称               

3.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免费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学校教育,称为             

4.教学过程中的领会知识包括直观感知教材和               两个方面。

5.在师生关系问题上,杜威的主张是                 

6.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其代表作               中,对班级授课制进行了详尽论述。

7.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是             

8.从形式看,学校文化可分为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              

9.隐性课程大体分为制度性、关系性、              几种类型。

10.根据教学计划,以纳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称为              

 

得分

评卷人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德育内容的性质和范围受制于教育者的价值观。                                                           

2.教育民主化就是教育机会均等。                                                                                    

3.教学工作的实施,由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几个环节构成,这是迄今为止我国中小学教学工作实施最常见、最普遍的过程。                                                  

4.教学管理的核心是班级管理。                                                   

5.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所以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不能操之过急。     

6.备课就是备教材。                                                             

7.教学无论好坏,都具有教育性。                                                 

8.所谓教育要素是指构成教育活动必不可少的所有因素。                             

9.教育现代化的最高目标是人的现代化。                                                                         

10.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                                                  

 

得分

评卷人

 

 

四、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1.简述制约课程实施的主要因素。

2.简要论述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

3.简述教师的人格特征。

4.简述开展好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

5.简述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得分

评卷人

 

 

五、论述题(20分)

 

 

试论述创新型人才培养与教育创新的关系。


Powered by PageAdmin 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