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4/27 16:05:32 浏览量:1230 【字体:
大 中 小】
最近学校对生本的贯彻力度再次加大,平时上课的时候经常会看到校领导来转课堂,每次我在进行生本的时候,就会心怀坦荡,但是,不生本的时候,就有些做贼心虚的感觉!生本后,我经常不断审视了自己,确实,需要反思的地方有很多。自己应该在不断转变观念,更新理念的同时,改变课堂授课方式。另外即使已有了这些理念,落实在行动中却还有距离。小组合作的过程往往使我苦恼,达不到预期效果,发现很多过程流于形式。时效性不强。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会不断地思索,力争在自己的课堂上和孩子一起实现生命的飞扬。
我们外出听课,感觉老师是站到一边,但其实对老师观察课堂,适时点拨,驾驭整个课堂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本课堂主张教师不给儿童过多的干预,而是给他们学习尽可能的自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意识,保证他们有独立的活动空间、人格空间和学习空间;同时创设情景,引发学生自我意识的产生,并不断强化。
所以我觉得生本教育这种教育理念是非常好的,如果我们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运用生本教育的理念,我们的学生也一定会乐学,会学,发现知识的意义,投入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这使我想到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帮助每个孩子成功。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获得成功。“成功”不仅仅是“优等生”的专属,也会垂青于那些充分发挥自身潜能的所谓“差生”、“中等生”。
课堂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关键。我们的教学改革就是要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帮助每个孩子成功。我们实行的“自主导学”,其实就是通过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给每个孩子提供成功机会,为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逐步获得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形成明晰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态度,最终实现“自主成功”。课堂的主人应是学生。如果学生不参与,课堂教学的效果仍然为零。教师的教学只是学生学习的助推剂。我们要想法设法团结学生进攻教材,首要的任务就是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改革需要真情的投入,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趋向成熟,从而更有效地辅助我们的教学。通过生本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的渗透,我们发现只有当学生的潜能被充分激发出来,学习效率才会得到真正的提高。学习的发生之处是学生。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坚定地尊重学生的需要,相信学生的能力,依靠学生的智慧,这是“生本教育”理论的一个基点,更是我们教学中的成功彼岸。
在大刀阔斧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今天,要想抓住改革的命脉,把改革深入推开,新教师,在认真学习改革理念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认真研究学情,定位自己的落脚点,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满怀爱心与豪情,耐心地,细心地,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