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4/27 16:08:23 浏览量:1407 【字体:
大 中 小】
“愈是自然的东西,就愈是属于我生命的本质,愈能牵动我生命的情感。”翻开郭思乐教授著的《教育激扬生命》一书,开篇就读到了这令我心动的句子。本是带着一丝丝疑惑和少许的担心,担心自己会读不下来这本厚厚的书,但是读完后发现这本洋洋洒洒三百多页的书,却没有高深的教育理论,没有枯燥的统计数字,字里行间洋溢的是对千万教育同仁更新教育理念的期待,是对美好教育的愿景。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读完这本书后,不由地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多的感悟。
“生本教育不是不要教师,而是要转变教师角色,从传授者变为引导者、协助者,主要工作必须靠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来完成。生本教育主张为教育者的所有的活动,都变成学生得以自学的辅导力量”,从教转变到促进儿童的学,教师的工作应该是“成为规划儿童学习生活的组织者,帮助儿童顺利地进行自主学习,组织儿童的学习生活。”我们把生本教育定义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而不是“为教师好教而设计的教育”。
仔细回想下,当自己刚踏入课堂时,一心想的就是如何能保证自己这节课能顺利的完成,如何能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整节课可能都是教师在不停的教,学生在不停的按老师的要求进行一遍又一遍的练习,虽然最终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但是从孩子们的脸上可以看出,这并不是学生真正想要的课堂,因为我们没有真正的做到以生为本。
书中提到“人们有一种顽固的思维习惯:我们只想着用老方法,如果老方法不行,就变本加厉地用老方法。”在自己的课堂中是不是也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在体育日常教学中,我们醉心于练习,而忽视基本的、和人的生活与思考密切联系的部分,学生做动作时一旦出错,我们就不断地增加练习次数,这样就可能会产生更多的错误,我们很少反思学生对基本部分的理解有什么问题,然而,只要我们稍微转变一下思路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今天所需要的是转变思路,把全面依靠“教”转变为全面依靠“学”。只有真正以学生为本,才会让我们的课堂更加生动高效,才会让每一个孩子得到更大的发展和提升,
作为一名教师,重新审视自己,需要反思的地方的确很多。自己在不断转变观念,更新理念,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课堂授课方式。另外即使已有了这些理念,落实在行动中却还有距离。在教学中如何恰当地提出学习的主体与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在学生的活动中及时的、恰到好处的引导,如何使学生自由发展但同时又对我们产生信赖和依靠,从而使教学活动健康的、有效的进行。小组合作的过程往往使我苦恼,达不到预期效果,发现很多过程流于形式,时效性不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不断地思索,不断改进,让自己的教学质量得到不断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