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4/27 16:12:43 浏览量:1333 【字体:
大 中 小】
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丏尊先生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语道破了教育的本质和真谛。人们把“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等等美誉固定在教师身上,不就是对广大优秀教育工作者无私奉献、默默付出、辛勤耕耘、甘为人梯等等高尚行为的充分肯定吗?如果一个人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却没有做好要无私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的思想准备,让人不禁会怀疑他是否能尽到一名教师的职责,更不用说成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老师了。 所以,真正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是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前提。
(一)、转变观念,乐于付出
要做好班主任工作,首先应该真正转变观念,正确理解当前的教育形势和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真正懂得依法执教,规范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抛弃陈旧落后的教育管理观念,树立起甘于奉献,乐于付出的精神追求,切切实实用爱心、真心和诚心去关注每一名学生。记得刚当班主任的时候,我也常为学生不听话而苦恼。去请教我们学校的老班主任有什么办法对付学生?他的回答让我至今难忘——“你这句话说得不对,学生不是你的对手,用不着想什么办法去‘对付’他们,而应该多想办法去关心、帮助他们。”一句话让我如醍醐灌顶,明白了当好老师,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诀窍。那就是一定要用真心、爱心、诚心去关注学生。原来作为一名师范生当然也学过,背过各种教育理论,但仅仅是把它们当作一种理论,一种书面知识而已。在实际工作中,观念并没有真正转变过来。一通百通,从此,我感觉班主任工作并不是真的很难做。不要以为学生年纪小就不懂事,他们分得清楚谁是真心为他好,还是只在口头上说说而已。碰到真心为他着急的老师,他们就会听话的
(二)、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要做好班主任工作,还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班主任是学生学习的直接榜样,班主任在学生成长之路上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不可替代的。班主任知识丰富、能力超众、人格高尚、品行端庄,就会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使人敬服的声誉和威望,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无形资本和重要前提。如果班主任能够通过他的智慧和才干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这种声誉和威望,那么他在工作中就能起到“不令而行”的效果。否则学生是很难认同他,进而积极配合他的工作的。
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做学生为人的楷模。
班主任是学校各项工作任务的具体执行者。他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都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记。班主任要注意自身的修养,努力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事给学生以示范,做学生的榜样。前苏联教育家申比廖夫曾说:“没有教师对学生直接的人格影响。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工作。”马卡连柯也说:“教师的个人榜样,乃是使青年心灵开拓结果的阳光。”因此,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加强自身修养是对每位班主任的基本要求
2、锻炼自己具备多种工作能力
班主任要具备的能力很多,如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与学生个别谈话和谈心的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发现、培养和使用人才的能力,总结工作的能力等等。但作为一名班主任,首先必须有体察学生的思想、情感、需求,捕捉学生的思想信息,把握他们的真实态度,以达知人知面知心的能力,应有启迪学生心灵的能力,应有教育和管理相结合的能力,应有较高的演讲和对话能力。这些能力,一定要在工作中不断地锻炼提高,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
3、不断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紧跟时代步伐
教师的天职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学生最不能原谅的就是教师对专业知识的一知半解。在知识更新加快,传播渠道多样化的今天,教师已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因此学生并不因为教师年龄比他大就信服和尊重你,而是因为你确实有知识才敬重和信任你。班主任如果没有真才实学是很难在学生中树立威信的。因此,班主任必须要不断用新知识充实武装自己,涉猎面要尽可能广,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知识广博的“通才”,跟上时代向前迈进的步伐,至少不能落在学生的后面,沦为鲁迅先生笔下只会哀叹“一代不如一代”的“九斤老太”。
(三)、把握好班主任工作中的基本原则
要做好班主任工作,还要注意把握工作中的基本原则。学生是一个个性格各异,充满活力的鲜活个体,构成的班级当然特点各自不同。班级管理工作必须要求班主任老师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来开展工作。但是,从我自身的体验和其他老师们成功的经验来看,班级管理工作中还是有应该遵行的一些基本原则的,这是班主任工作中的共性。主要有以下三点:
1、 要理解学生,懂得宽容
现代中学生的生活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校园本身,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他们的生活也不仅仅局限于学习,而是已经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同时他们也必然会碰到更多成长中的困惑。对于成年人,这些问题也许是幼稚可笑的,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却是他们单凭一己之力所无法面对和解决的。作为一名班主任,就要以同龄人的心态理解他们,帮助他们解决成长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困难。处理问题时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并善于进行“心理移位”,设身处地体察学生的心理处境,关心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细微变化和点滴进步,及时地加以引导、表扬、鼓励,使学生逐渐对班主任产生一种亲切感、信任感。班主任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就能唤起他们的自尊心、自强心,激励他们奋发向上,战胜困难,这是学生积极向上的强大的内在动力。尤其是在学生遇到挫折时,更希望有人能理解他,这时班主任若能及时地表示出对他的关切和理解,伸出热情之手,力所能及地帮助学生排忧解难,必然会获得比平时更难以获得的良好效应——学生对班主任的感激,进而是尊敬,师生间的情感会更加贴近。学生最不愿意与看不起他的人打交道,因此,尊重学生的人格在建立师生融洽关系中显得尤为重要。
2、加强沟通,在班级管理中力求做到民主、公正
班主任也是一名普通人,在工作中不可能样样事情都了解得清清楚楚,处理问题时也会带上一些自己的主观感情色彩,如果事实并非如班主任了解的那样而轻易就下结论,那么不仅仅容易使学生受委屈,而且班主任也将会面临信任危机。民主、公正不仅容易赢得学生的心,使他们乐于与你交流,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公正意识。而武断的做法只会导致民心大失,表面看来,你最威风,你永远正确,学生都怕你,但在学生心里却永远与你隔着一层。压服不等于心服,其带来的结果当然会相差得很远。
3、学会赏识学生,让表扬和鼓励帮助学生走向成功
成功的教育者都认可“好学生是夸出来”,因为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和肯定,学生也一样。班主任为什么总是要带着挑剔,而不是带着赏识的眼光去看他们呢?当然,对好的学生给予赏识也许不难,而对那些所谓的“差生”更要多给一些关爱、赏识,因为他们更需要鼓励,更需要信心。一个信赖的眼神,一个鼓励的微笑,都可能带来巨大的效应。我们应当时时提醒自己,不要嘲讽讥笑学生,尊重学生的任何一点成功,这也是对他的一种无形的鞭策,我们在工作中应及时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予以赏识、鼓励,使他充满自信,激起他向上的兴趣,让表扬和鼓励成为学生走向成功的催化剂。很难想象一个成天被挑剔的人,会不垂头丧气,会有成就感,会充满信心。而我们却希望能培养出的是热爱生活,充满自信,勇于挑战困难的人才,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长期以来,大多数班主任给人的普遍印象是起早摸黑、事必躬亲、苦口婆心,终日琐事缠身、疲惫不堪,班级管理工作太难做。但是看看魏书生、任小艾、韩玲、徐安德等优秀班主任老师乃至我们身边的做得成功的班主任老师,我们会发现他们做班主任工作可谓轻松愉快,乐在其中,而且其乐无穷。这说明只要我们真正转变观念,把握工作原则,讲究工作技巧,班主任工作其实未必就真的很难做!